国家公关时代的形象“出口”
 http://www.cnpressphoto.com 2011-05-13 22:20:23 来源:中国教育报
0

  7月30日,中国国画大师黄永玉在北京参拍《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》。 杨慧峰摄影

  中国形象“出口”的文化公关之路

  在文化人类学者威廉·哈维兰看来,人们之所以谈论文化、维持文化,根本上是为了解决那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问题。国家公关其实就是一场跨文化传播行为,行使这一使命的主体力量是文化。因此,国家认同的关键是文化认同,国家形象构建的核心是提升文化软实力,国家公关的主体内核是文化公关。

  英国作家富勒在200年前就写道,在文化层面上进行对话,所有问题都变得简单易懂。其中原因有二:第一,文化通过赋予事物以意义,使世界不再神秘,这极大地缓解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惧;第二,由于文化与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对接,而且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潜意识领域,可以使得生活变得更有秩序。

  由于文化的作用点指向意义与秩序,因此,文化公关的关键是通过对自身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营销,以此在国际话语平台上获得话语传播与秩序建构的主动权 ——至少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。在全球政治经济背景下,中国形象塑造需要特别考虑的是文化公关:在公共协商中完成文化传播,在公共提议上强调文化回应,在公共话语中注重文化反思。

版权声明: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[责任编辑: ] [字体: ] [打印] [关闭]
发表评论

会员名:   密 码: 论坛会员注册 查看评论
请您文明上网、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。
关于我们 - 版权声明 -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:cnpressphoto@gmw.cn
京ICP备19055723号  Copyright ©cnpressphoto.com